這是地球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

地球暖化的速度,是非常明顯的

整個地球的反撲,其實在世界各地都感受的到

天氣的極冷極熱,讓地球有一點變得不那麼的適合人居

記得在很久以前,就開始在思考是否要搬遷到別的星球上

但,怎麼沒有想想,要怎麼保護這個地球,而讓它受傷害的,其實是居住在上面的地球人

曾幾何時帶給人類的方便,卻是造成人類居住環境的傷害

我們能做的,就是多注意這方面的新聞

然後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

不因事小而不為阿

就像是covid-19

我們或許無法像專家一樣研究出怎麼對抗病毒

但我們可以做的,就是戴好口罩,別成為傳播源

然而小小的動作,卻讓台灣再次恢復到自由

所以每個人都有責任,而且每個人都做得到的

台灣預測氣候變遷 用諾貝爾物理獎系統

image

諾貝爾物理獎昨揭曉,首度頒給氣象學家,有「溫室效應之父」之稱的美籍日裔學者真鍋淑郎、德國學者哈斯曼摘下桂冠。學者描述,兩人半世紀前就開始研究全球暖化,當時無人相信會成真,直到近五年地球發燒,才明白他們的貢獻。國內目前用於預測氣候變遷的「台灣地球系統模式」,就是奠基於他們的研究成果。

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描述,兩人是研究全球暖化的始祖,今年九十歲的真鍋淑郎,約半世紀前就開始探討二氧化碳加倍後,對地球的影響,或以研究解釋大氣層溫度為何這樣分布,據此建構虛擬地球模型,預示全球暖化。哈斯曼則是發展非線性理論來解釋氣候變遷。
image

許晃雄說,半世紀前沒人認為這些預警會成真,還反問「地球怎麼可能暖成這樣?」直到近幾年地球「暖得有感」,人們才知道,他們的研究已揭示人類社會如何走向危險、極端暖化的未來。

統計物理是協助建構模型來了解地球的一大學術領域,今年諾貝爾物理獎第三位得主、義大利學者帕里西,正以他在這方面的貢獻獲獎。清大物理系特聘教授林秀豪以人類社會比喻,一個社會就如一個統計系統,人與人之間產生連結,就是所謂交互作用;更難的是,生活中許多事物的結構是無序的、亂糟糟的,比如玻璃,無法用單一公式解開,而帕里西研究的「複雜系統」嘗試解開這些無序問題。

不過林秀豪坦言,帕里西的研究在物理學界相當冷門;陽明交通大學物理所教授林及仁進一步說,物理系僅相關領域高階學生,如修習「粒子物理」或「場論」課程的碩博生,才會接觸到其研究貢獻。

林及仁表示,帕里西幾乎一輩子都待在羅馬,話不多,是典型的天才型學者。他不只在統計物理貢獻良多,還是高能物理領域的佼佼者。有一道用於了解質子內部結構的方程式,正是以他的名字命名。

原文出處: 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120764/5795674?from=udn_ch2cate7225sub120764_pulldownmenu_v2

提供台灣在地好物,推廣台灣無名好物

https://myship.7-11.com.tw/general/detail/GM1904080047812

http://shopee.tw/laiztw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aizTW 的頭像
    LaizTW

    LaizTW的部落格

    Laiz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