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孩子的過程中,一定有歡笑有淚水

尤其在孩子不如自己的意時

難免會有一些言語的問題

更是會有當年自己小時候,遇到問題時,自己的父母都怎麼應對的陰影

雖然大多數我自己會想起小時候的我

當時那個小女孩,遇到這件事情心裡的想法是什麼

當時的感受又是什麼

來投影到自己的孩子身上

知道他現在的感觸是什麼

然後自己再做一些調整

很多孩子,即使在成年之後與父母對話時,依然會不自覺地覺得委屈、覺得憤怒,這些問題很可能是來自於你的童年經驗,讓你的心裡一直住著一個渴望被愛、被理解,以致於無法長大、不願長大的「內在小孩」。

名人心裡話》賴佩霞x李儀婷:好好說話!別讓成長過程中的遺憾複製在我們的下一代

image

 

在傳統、權威環境下長的孩子,該如何與父母和解、好好說話?如何克服成長過程中母親缺席的遺憾?一起來看看李儀婷老師X賴佩霞老師告訴你如何好好說話,彌補成長過程中的遺憾。

 

李儀婷:佩霞老師可不可以聊一聊,在妳的成長經驗裡,有沒有類似不知道怎麼跟媽媽好好說話的經驗?

 

賴佩霞:童年我們生在父母親的庇護下、權威底下,以前的環境就是爸媽說什麼是什麼、給我們什麼小孩也沒二話,我們就是在那樣的環境之下長大。

到了青少年的時候,我們長大了,就會開始去質疑媽媽以前對自己,然後就開始回嘴、頂嘴,但那些回嘴跟頂嘴其實是在報前面的仇,回應父母前面不公平的對待,或者是說以前受到的氣。我們以前沒有接觸心理學不會懂,這是很自然的反應,看媽媽也就覺得「你幹嘛那樣講?」、「你怎麼不去講別人?」。

但當我們也有了自己的小孩,自然也知道小孩可愛是小的時候,因此也開始理解,成長的過程中的我們變得不太可愛時,媽媽會訓斥、教養,這是很自然的。

 

你可以擁有本來說話的習慣,但每一個人,都應該把好好說話這件事情,當作是一個終生的課題。

賴佩霞:父母最大的課題就是要學習不要帶有情緒去跟孩子對話,我只是講清楚什麼事情,是因為看到什麼或聽到什麼,所以感覺怎麼樣?

像我女兒十歲時,當時還沒有手機,我們有個約定是每天十點後就不能再玩電腦了。後來她開始跟我盧的時候,我就會告訴她:「這是我們協議的,如果你現在覺得不妥的話,你現在正在生氣,我們先不要談,等你不生氣的時候,我們可以重新再來看看,這樣的條件要不要做些改變。」

當然,她當下是很不開心的,但是第二天等到情緒穩定下來的時候,我就問她:「妳覺得我們規條要不要做修改?」,她看看我說:「不用了,那是我的問題。」我要表達的是,每一個孩子都有智慧、都具備思考的能力。

 

李儀婷:是,確實如此。我們有的時候以為自己有好好說話,以為我們在規範上面有寫的很清楚了,孩子應該聽得懂,可是我們在表達上面,其實沒有做到一個比較穩定的姿態去溝通。

我相信如果父母親確實知道,你內在想表達的是現在時間太晚了,而且已經超過約定時間,這麼表達孩子就會清楚,而且重點是爸爸媽媽是沒有生氣的,他只是在陳述我們之前協商過的內容。

 

賴佩霞:態度是重要的。有些時候我們希望看到某一個結果,那個定論在那裡,但往往忽略了重要的是我們的態度,孩子會因為我們對他的態度,給出自我認定。

我們一定不希望孩子覺得自己是一個很糟糕的人,但是父母親經常只要一開始訓斥孩子,言語間就會不自覺要讓孩子覺得「都是你的錯、是你犯錯了。」這是學習好好說話時最該避免的問題。

父母所有的語言中,到底在暗示什麼?這個暗示是重要的,如果能夠好好說話,表示孩子你是值得我花心思,慢慢跟你說的,而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其實是這樣建立的,這個語言背後的意圖,其實對孩子來講更重要。

 

李儀婷:套用在薩提爾的溝通,其實很重要的就是「聽、核、心」。

聽是傾聽,核是核對,心就是用心的欣賞,才能和孩子好好說話。好的表達就是,你穩定的表述了自己內在的想法,如此而已。所以,溝通沒有太難,只是看你喜不喜歡,願不願意用不一樣的方式再去傳遞。

原文出處: https://futureparenting.cwgv.com.tw/family/content/index/22731?utm_source=Facebook&utm_medium=MF_post&utm_campaign=20211018_1900&fbclid=IwAR3UNefFk8RBKkA3huapGnd8UJv8aFDrH-iral3aVPg2UVLAP9L8GwC4jk8

 

提供台灣在地好物,推廣台灣無名好物

https://myship.7-11.com.tw/general/detail/GM1904080047812

http://shopee.tw/laiztw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aizTW 的頭像
    LaizTW

    LaizTW的部落格

    LaizT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